山西省晋商文化博物馆
山西省晋商文化博物馆
山西省晋商文化博物馆
山西省晋商文化博物馆
山西省晋商文化博物馆
山西省晋商文化博物馆
山西省晋商文化博物馆
山西省晋商文化博物馆
山西省晋商文化博物馆

 

情怀之《毁家纾难》

 

毁家纾难

晋商辉煌500年间,每当国难当头都会捐献家产,为国分忧。介休范家、祈县乔家等都因此赢得朝廷的信任和赏识。

清康熙五十九年(1720),西北边疆准噶尔部叛乱,并进犯西藏。清政府急派重兵从四川、青海分两路进入西藏征讨。由于路途遥远,且多经过沙漠地带,荒无人迹,运送军粮非常困难。山西商人范毓馪(pīn)自愿以1/3的运费低价运输军粮,辗转沙漠达万里之遥,途中经常遭受袭击,几度受损都独自承担,并按时将军粮运往前线,节约国帑(tǎng)数以万两,为平定叛乱做出巨大的贡献。

同治十三年(1874),为平息新疆之乱,陕甘总督左宗棠决计发兵征讨。为筹措粮草山西商乔致庸一半用乔家的银子,一半依靠借贷完成了为朝廷三路大军筹措粮草的重任,并亲自带着运送粮草的车队出征前线。

晋商票号还为民族工商业筹措启动资金,推动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诞生和发展。光绪二十四年(1898)英国福公司与山西政府签订了相关章程20条,对山西的矿产资源进行掠夺。祁县富商渠本翘及各票号纷纷解囊,集资150万两白银,从英商手中赎回了山西煤矿开采权,并创办了保晋矿务公司。

展柜中陈列的文献记载着一些晋商捐输的情况。

晚清名臣、学者山西五台人、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之一徐继畬在《松龛先生全集》中就记载了晋商为清廷五六次捐输数千万以防洪疏堵的事迹。

《汾州府志》记载了顺治年间汾州各晋商捐助饷银的数额。


上一篇:情怀之《总说》

 

下一篇:情怀之《赈灾救济》

 

底部导航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