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省晋商文化博物馆
山西省晋商文化博物馆
山西省晋商文化博物馆
山西省晋商文化博物馆
山西省晋商文化博物馆
山西省晋商文化博物馆
山西省晋商文化博物馆
山西省晋商文化博物馆
山西省晋商文化博物馆

 

商号之《大盛魁》

 

大盛魁,清代山西人开办的对蒙贸易的最大商号,由山西太谷县王相卿和祁县史大学、张杰三位肩挑小商贩创办而成,极盛时期员工达六七千人,商队骆驼近2万头,活动地区包括喀尔喀四大部、科布多、乌里雅苏台、库伦(今乌兰巴托)、恰克图,内蒙各盟旗,新疆乌鲁木齐、库车、伊犁和俄国西伯利亚、莫斯科等地。

康熙平定准噶尔叛乱时,由于军队深入漠北不毛之地,允准商人随军贸易。当时在右玉杀虎口清军费扬古军营打工的王相卿、史大学、张杰三人,便开始从事贸易。他们资本少,业务不大,但买卖公道,服务周到,生意十分兴隆。清兵击溃噶尔丹军后,主力部队移驻大青山,部队的物资供应通过杀虎口运送。三人便在杀虎口开办商号,称“吉盛堂”。康熙末年改名为“大盛魁”。

大盛魁的总号最初设在乌里雅苏台,后迁至归化城(呼和浩特)。经营商品有砖茶、生烟、洋布、斜纹布及针线之类。同治年间,大盛魁看到茶、烟销路好,便与茶商、烟商一起制作了“三九砖茶”(每箱装39块)和“祥生烟”,颇受蒙民欢迎,竟然垄断了蒙古牧区市场。

清末,沙俄对我国蒙古、新疆和东北地区的侵略不断扩大, 大盛魁的营业日见萧条;俄国革命后,外蒙古独立, 大盛魁丧失了在俄国、蒙古的商业资本和市场。加之后期用人不当,一些掌柜挥霍浪费惊人,侵吞号款事件屡有发生。民国十八年(1929) ,雄踞塞北200余年的大盛魁商号就此倒闭。


上一篇:商号之《长裕川》

 

下一篇:商号之《复盛公》

 

底部导航栏